|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礼涞农人告诉大家芒种有关知识发表时间:2024-06-05 11:22 芒种·三候 一候 螳螂生 秋卵感阴,破壳初生。 二候 鵙始鸣 伯劳临枝,喜阴而鸣。 三候 反舌无声 时止则止,寂寂不鸣。 芒种·农事 时至芒种,“三夏”农忙季节来到。 “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芒种麦上场,龙口夺粮忙。” 忙夏收,及时抢割、抢运、抢脱粒小麦,收割油菜、豌豆等已成熟夏杂粮,防范极端天气危害。 忙夏种,回茬夏玉米、夏大豆等夏种秋收作物,提早播种栽插。 忙夏管,棉花、春玉米等春种庄稼及时追肥补水,预防病虫草害和极端天气风险。 芒种·文化习俗 芒种时节,在中稻插秧结束后,各地会举行安苗祭祀活动,祈愿秋日丰收。这一农事习俗始于明朝,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制发包,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用蔬菜汁染色做成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至仲夏,百花开始凋萎零落,民间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表达感激之情,期盼来年再会。 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黎平县一带的侗族青年聚集到田间插秧,相互嬉闹打泥巴仗,身上泥巴最多的人被视为最受欢迎的人。 河北盐山有“嫁树”习俗,芒种这天果农用刀在枣树树身上划几道口,促多结果实,盼丰收富足。 梅源芒种开犁节是浙江省云和县梅源山区在每年芒种时令启动夏种的传统民俗活动,历史悠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祭祀田神、犒劳耕牛、开犁仪式为中心,包含设纽迎神、巡游祈福、演酬神戏、吃仙娘饭等多项活动。 梳秧节是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芒种期间,龙脊梯田进入全面插秧季节,待举行完祭“秧母田”和“秧母娘娘”仪式过后,当地农民就会在梯田上集体劳作忙碌起来。 芒种·食养 时值芒种,梅子成熟,煮梅、食梅、泡青梅酒,可净血整肠,降脂美容,增强免疫。 芒种时节,毛虾正值产卵期,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此时晒干的虾皮又称“芒种皮”,是沿海地区独特的芒种美食。 宁波地区有芒种吃君踏菜的习俗。君踏菜是南方地区芒种节气前后的季节性蔬菜,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夏季食用后不会出痱子。 芒种饮食宜清淡,选择有生津止渴、健脾祛湿、养心去火功效的食物,如薏米、百合、莲子、海带、冬瓜、黄瓜、木耳、鸡蛋、鲤鱼、鸭肉、绿豆粥、蜂蜜、酸梅汤、茶等。 芒种·诗词 芒种时节,炎风暑雨,秧青麦熟,收种奔忙。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唐·窦常《北固晚眺》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宋·陆游《时雨》 及时撒新谷,抟黍递幽哢。 生意日夜长,移秧趁芒种。 ——宋·方一夔《田家四事 种》 僧笠归花外,渔舟系柳边。 村村逐芒种,播谷满菑田。 ——明·汤珍《石桥》 青葱刺水满平川,移植西畴更勃然。 节序惊心芒种迫,分秧须及夏初天。 ——清·玄烨《题耕图二十三首 其九 第九图》 令序当芒种,农家插莳天。 倏分行整整,停看影芊芊。 ——清·胤禛《耕图二十三首 其十 插秧》 四时流光,忙者自促。 愿芒种,躬耕趣时,阅尽寻常。 芒种节气养生须防上火和内生湿热 6月5日将迎来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中医专家介绍,这一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养生须防上火和内生湿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申子龙说,芒种时节高温天气频现,湿度大且多闷热,此时人体的阳气也会上升,阴液相对不足,容易上火,同时体内易生湿热。 “上火在临床上具体表现为胃火炽盛或肝胆郁热。”申子龙说,前者常见口干舌燥、口渴喜冷饮以及口臭、皮肤痤疮、便秘等症状,可多吃清泻胃热食物,如芹菜、苦瓜、莴笋等,少吃煎炸烧烤食物,不吃辛辣刺激食物;后者常表现为急躁易怒、失眠多梦、晨起口干口苦等,在少吃煎炸烧烤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基础上,做扩胸运动并用两手的大鱼际叩击膻中穴位,可起到宽胸理气、调畅情绪的作用。 “内生湿热往往表现为膀胱湿热或气虚湿热。”申子龙说,前者常见小便色黄短赤、尿频尿急等症状,甚至出现泌尿系感染,宜清淡饮食,及时休息不熬夜,避免久坐、憋尿;后者表现为乏力倦怠、自汗盗汗、怕热、口中黏腻、纳差、大便黏滞不爽等,这类人群以老年人居多,单纯补气易上火,单纯清热祛湿易伤正,建议食用健脾祛湿食物,如山药、白扁豆、赤小豆等。 芒种时节,各年龄段人群养生有何不同?专家介绍,儿童为“少阳之体”“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应注意预防感冒,不宜贪凉饮冷,同时少吃煎炸烧烤食物,避免食积便秘;中青年人体质壮盛,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应注意调畅情志、劳逸结合,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少喝奶茶、碳酸饮料等;老年人体育锻炼宜“量力而行”,避免剧烈运动耗气伤津,建议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轻柔和缓的运动。 ![]() ![]()
文章分类:
集团新闻
|